欢迎登录忻州市统计局官方网站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统计数据 > 统计分析

2019年忻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及工资情况简析

  时间:2020-12-04        大    中    小      来源:忻州市统计局

  2019年,全市继续实施积极广泛的就业政策,不断扩大城镇就业,努力提高职工工资水平,经过一年的发展,实现工资水平平稳增长。现将2019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发展情况简要分析如下: 

  一、基本情况 

  2019年,忻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22.65万人,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48.17亿元,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5612元,月平均工资5468元,与上年同期相比,平均每月增加707元,增长14.84%,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处于增长态势。 

  (一)分单位类型看,国有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最多,其他单位次之,集体单位增加最少 

  2019年,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中,国有类型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5715元,与上年同期的56933元相比,增加8782元,平均每月增加732元;集体类型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47849元,与上年同期的42834元相比,增加5015元,平均每月增加418元;其他类型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6657元,与上年同期的59954元相比,增加6703元,平均每月增加559元。     (二)分执行会计制度类型看,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最多,机关单位次之,事业单位最少 

  2019年,企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5621元,与上年同期的56127元相比,增加9494元,平均每月增加791元;事业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5835元,与上年同期的57992元相比,增加7843元,平均每月增加654元;机关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7165元,与上年同期的58253元相比,增加8912元,平均每月增加743元。 

  (三)分产业看,第二产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最多,第三产业次之,第一产业增加最少 

  2019年,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中,第一产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7940元,与上年同期的55805元相比,增加2135元,平均每月增加178元;第二产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71240元,与上年同期的61518元相比,增加9722元,平均每月增加810元;第三产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63449元,与上年同期的55510元相比,增加7939元,平均每月增加662元。 

  (四)分行业看,批发和零售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最多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减少最多 

  2019年,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中,批发和零售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43103元,与上年同期的30433元相比,增加12670元,平均每月增加1056元;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2233元,与上年同期的58467元相比,减少6234元,平均每月减少520元。 

  二、存在问题 

  在全市经济平稳发展,平均工资增长的大环境下,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。 

  (一)行业间收入差距较大 

  2019年,全市十九大行业中,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六个行业,分别是采矿业,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,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,金融业,教育业,公共管理、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,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84183元、84658元、83674元、81723元、70583元、66309元。剩下十三个行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。 

  2019年,全市十九大行业中,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,平均工资为84658元,平均每月7055元;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是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,平均工资为24240元,平均每月2020元;两者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差60418元,平均每月相差5035元;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工资水平是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工资水平的3.49倍。 

  (二)县域间收入差距较大 

  2019年,全市十五个县(市、区、风景区)中,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有七个,分别是五台县、代县、静乐县、神池县、河曲县、保德县和偏关县,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65799元、66675元、66125元、66509元、90466元、84870元、75557元。剩下八个县(市、区)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。 

  2019年,全市十五个县(市、区)中,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县是河曲县,平均工资为90466元,平均每月7539元;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低的县是五台山风景区,平均工资为42770元,平均每月3564元,两者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差47696元,平均每月相差3975元。 

  (三)基层调查单位业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 

  2019年年报开始,劳资统计实行了规下单位联网直报制度,从报表的形式上有了改进,年报培训和填报要求更加细化,基层单位对统计数据出报相对与之前来说更加重视。但由于是首次开展这项调查工作,部分单位原来没有参与过此项报表,又恰逢今年发生疫情,部分报表单位迟迟无人上班甚至无人值守,这给劳资报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。在审核数据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之后,县级人员在联系企业的过程中有时也是困难不小,特别是私营企业相对来说缺乏对劳资报表工作的具体认知,配合度也不高。 

  三、意见建议 

  (一)加快转型发展,创造就业机会 

  继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,不断调整优化经济结构,积极引导企业加大资金、技术、人才投入力度,特别是重视人才、引入人才,为人才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,吸引不同岗位人员就业。同时继续稳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,扩大就业领域,激励各种不同种类的创业方式,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方式,多方面多渠道拓宽就业渠道,转变就业理念,加快就业步伐。在全市范围内要稳步良性发展,就必须积极顺势而为,从旧思路、旧方法、旧模式转向新理念、新手段、新路径,要抢抓机遇,加大招商力度,创新机制,加快招商引资步伐,力求在有限的条件范围内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。 

  (二)平衡工资水平,注重公平发展 

  当前全市行业收入差距仍十分明显,仍需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,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、改善城乡人民生活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,加强对高收入的税收调节,不断提高低收入人群待遇,促进收入分配结构合理化这些措施的力度亟需加强。同时需要加大工资改革力度,提升工资水平,吸引本地劳动力甚至是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务工,从而解决本地就业问题。另外还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,监督企业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有关规定,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,以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行业收入差距大的局面。 

  (三)加强职业教育,提高综合素质 

  当前社会劳动力面临着劳动力素质低,缺乏专业技能的问题,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,是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。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职业教育,可以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。从这个角度上讲,教育即是经济的动力源,既要提高各单位在职员工的技能水平,也要加大对城镇新增劳动力、下岗失业人员、待就业高校毕业生这几大群体的培训投资和岗前培训,通过提升劳动者的就业岗位档次来相应提高其工资收入水平,促进就业人员工资平稳增长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。 

  (四)加强法制建设,营造统计环境 

  劳动工资统计已成为影响GDP核算的重要部分,加强统计法治建设,营造一种劳资报表常态化氛围,保证数据质量迫在眉睫。要加大统计宣传力度,开展多种形式的统计法治宣传和教育,使报表单位自觉遵守和维护《统计法》,尤其是私营单位能够高度配合,不再推诿扯皮。要加强数据逻辑性审核评估,对大起大落的数据进行严格把关,必要时进行统计执法检查,对统计违法行为严厉查处,千方百计从源头上保证数据质量。从而让统计数据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,为国家决策、宏观调控提供全面科学的参考依据。